虽然知道这玩意都被大家写烂了,还是得总结总结,加深印象。
vlan用于划分二层网络,解决二层广播带来的广播风暴问题,不同的设备可以分属于不同vlan下。目前常用的标识vlan的协议为IEEE 802.1q,其在以太网头和ip头之间插入vlan的头。vlan id用12位表示,但是正常可用的vlan范围是1-1001,且vlan 1不能被使用,修改,vlan 1002-1005被预留。如果开启了vlan扩展,可以启用1006-4094的vlan id。
vlan端口的类型有Access, Trunk, Hybrid三种。
- Access:
1) 收包:没有vlan tag,则打上默认的端口pvid;若有且不等于pvid则直接丢弃
2) 发包:pop vlan id后发包 - Trunk:
1) 收包:没有vlan tag,打上pvid;若有,判断该vid是否在端口允许的vid范围之内,是则进入端口,否则丢弃
2) 发包:vid等于pvid则pop后发送;否则,不作处理,直接发送 - Hybrid:
1) 收包:同Trunk口收包一致
2) 发包:vid等于pvid则pop后发送;否则,根据设置而定,不同vid都可以pop后发送
二层交换机隔离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,不同vlan之间若希望通信则需要走到三层。可以通过路由器,每个路由器的一个接口连接一个vlan,但如果vlan大于路由器的接口,可以使用单臂路由器:在物理接口上创建逻辑接口,每个vlan一个。当然,我们还有另外一种方式也可以实现路由选择:在三层交换即的背板上配置逻辑接口,这被称为vlan间路由选择,是使用交换虚拟接口(SVI)实现的,在主机看来,这些虚拟接口就像是一台路由器。
- 不同vlan控制的网段不一样,比如172.16.10.0/24网段和10.1.1.0/24网段的vlan不能一样,一样走三层转发无意义。
- 给vlan-interface配ip相当于主机的gateway
- 可以把一个网段划分成两个子网段以构成两个vlan:10.1.1.0/24变成10.1.1.0/25和10.1.1.128/25。
- 配置vlan-interface后是走二层隔离但是走三层转发通。
- 如何区分到底是二层转发过来的还是三层:二层转发能通则ARP表中存储对端主机的MAC,三层则没有
说明:
装载请著名出处:http://vinllen.com/vlanji-duan-kou/
参考:
http://blog.csdn.net/andy572633/article/details/8536192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70441c8e0101qx7d.html
http://www.cnblogs.com/clover-toeic/p/3741115.html